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职称是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证书,是个人能力的标志,也是升职加薪的重要依据。取得职称的方式有好几种,包括考试、评审、考评结合,以及用职业资格证书代替职称等。具体什么专业适用什么方法,有很多朋友不太清楚,今天给大家总结一下。
十个专业初、中级职称必须考试
对初级、中级职称实行国家统一考试的10个专业类别,考试成绩合格即取得相应职称,不再进行职称评审或认定。
专业:
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卫生技术、船舶、翻译、出版、计算机技术与软件、通信。
(注意:以上专业可以通过考试取得初、中级职称,副高、正高级职称则需要进行评审或考评结合。)
通过评审取得职称的专业
理论上,除了前面说的十个专业以外,其它专业都是通过评审来说取得职称。其中最典型的是工程类职称,主要包括建设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和化工工程等几大类别。
工程师职称怎么评?
一句话概括:在满足学历、工作年限、社保等硬性条件的基础上,预先准备好继续教育课时、论文、专利、业绩等必要材料,按规定时间报名并递交材料,按要求参加现场答辩即可。
(1)学历、年限要求:一般需要本专科相关专业毕业,还需满足一定的毕业时间,具体要看评什么 专业。
(2)社保要求:职称在社保所在地评审,一般需要在当地累计缴纳满1年,并且当前在正常缴纳社保。(个人自行缴纳的不算数,必须由公司或外包公司缴纳。)
(3)继续教育课时要求
很多人申报职称,都是临到要申报了才开始修继续教育课时,其实这是在钻评审的空子。根据相关文件,中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继续教育学时有些地方应达到72学时,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继续教育学时有些地方应达到40 学时。大家最好每年都按时修继续教育课时,说不定哪一年就开始严查,具体每个地方政策不一样,大有可以电话或微信咨询小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