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评职材料时,建议提前了解评审政策和条件,以免材料不符合本单位评职要求;同时,部分高级职称评审可能需要进行答辩,申报人需提前准备答辩PPT和演讲稿,熟悉自己的材料和成果。
下面是几个不符合评职要求的材料,供大家参考:
1、关联性不强的材料
提交的业绩材料与申报的职称专业方向不符。比如申报建筑工程职称,却提交了大量计算机软件开发相关的业绩材料,像软件开发项目报告、软件著作权证书等,这些材料无法体现申报人在建筑工程领域的能力和贡献。
所提供的材料虽然属于本专业,但和自己在项目中的角色关联性差。例如,在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申请人主要负责现场施工管理,但提交的大多是建筑设计图纸的审核意见(而自己并非主要的设计审核人员),不能很好地体现其在施工管理方面的业绩。
2、时效性差的材料
提交的主要业绩材料是多年以前的成果,且近年来没有新的业绩补充。例如,申报高级职称,大部分有分量的成果都是 10 年前的项目业绩,而近 5 - 10 年只有很少量或者没有值得提及的工作成果。
所提供的材料中涉及的技术、理念等已经过时。比如在信息技术领域,申请人还在以多年前的过时软件技术作为主要业绩支撑,而没有跟进当前最新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相关业绩。
3、拼凑堆砌、缺乏重点的材料
将所有工作相关的材料不加筛选地全部提交,包括一些价值不大的日常工作记录、简单的会议纪要等。例如,一个教师职称申报,除了正常的教学成果、科研论文外,还附上了大量的日常教案(其中很多是重复简单的内容)、一般性的学生考勤记录等。
材料没有按照重要性、与评审标准的契合度等进行合理排序和突出重点。评委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从一堆杂乱无章的材料中发现申请人的核心业绩和优势。
4、没有参评人名字
申报人的业绩材料中没有申报人的签名或署名,这可能导致评委会难以认定申报人真正参与了相关项目。
5、没有相关盖章
所有上传的业绩资料都需要单位盖章,以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未盖章的材料会被认为不符合职称评审的要求。
评职称所需材料有哪些?
1、个人基本信息材料:
身份证明(身份证、护照等复印件)。
学历和学位证书(包括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复印件)。
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如已取得其他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应提供证书复印件)。
职称证书(如申报更高级别的职称,需提供现有职称证书)。
电子照片(用于申报系统的上传)。
2、专业技术工作相关材料:
岗位聘书或劳动合同(证明申报人目前在本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相关工作)。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详细记录在专业技术领域内的工作情况,包括工作职责、完成的项目、取得的工作成果等)。
项目证明材料(如项目立项书、项目任务书、项目验收报告等原件及复印件,显示申报人在项目中的角色和完成情况)。
3、业绩成果材料:
获奖证书(个人在工作期间获得的与本专业技术相关的各类奖项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专利证书(与本专业技术相关的专利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论文和著作(已发表的论文或著作的封面、目录、版权页等)。
4、其他材料:
年度考核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需提供任现职以来的年度考核表复印件)。
职业道德评价意见(单位提供的申报人职业道德评价意见)。
公示结论(单位提供的公示结论)。